银杏(GinkgobilobaL.)又名白果树、鸭脚树、公孙树,属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与柏、松、槐并称为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1。它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种类之一,为第四纪冰川期的孑遗植物,原产我国,有“植物界的大熊猫”、“活化石”之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利用价值极高,用途广泛,是集食用、药用、材用、观赏等多种用途于一身的珍贵树种。
一、银杏对环境的适应性
银杏对气候条件的适应范围广,在年均气温10℃-18℃,冬春季绝对低温不低于
-20摄氏度,年降水量600mm-1500mm。冬季寒冷干燥、夏秋温暖多雨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银杏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强,在酸性土、钙质土或中性壤土上均能生长,但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最好,最适pH值为5.5-7.7,土层深2m以上,土壤过湿或盐分过重则生长不良,当含盐量增至30g/kg时,树势明显哀弱。
银杏是喜光树种,幼苗有一定的耐阴性,但随着树龄的增大,需光量增加,过于荫闭的地方不适其生长。
银杏是深根性树种,抗旱能力强,但不耐水涝。当土壤田间持水量超80%或地面积水5-7d,根系因缺氧导致腐烂,叶片枯黄、脱落,以至植株死亡。银杏对臭氧抗性强,叶片受害后仍有萌发力。
银杏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强,但叶片中含硫量达10g/kg,时,叶片受害脱落、生长哀弱,但翌年仍能萌发新叶。
二、银杏资源研究的意义
银杏是我国的“国宝”。首先,银杏是珍贵的种质资源库。到目前为止,特别是在近几十年里,各地从银杏中筛选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种,包括核用、药用、雄性、材用及观赏等各种用途的品种,并广泛用于生产。其次,银杏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银杏是世界著名的园林绿化树种,一棵古树就是一种自然景观,展示出天然神功和人工造化的奇妙景象,能给游览者以高雅的情趣,令人流连忘返。因此,银杏古树常是名胜古迹、风景园林的佳景。第三,银杏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景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佐证者。我国人民与银杏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银杏的栽培历史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并驾齐驱。银杏古树常与历史文化古迹、宗教、民间文学、名人轶事等相联。因此,它又可称为文化古迹中的“活文物”,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第四,银杏是珍贵的科学研究材料。银杏在研究植物进化中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从银杏的叶、雄蕊、种子和胚胎发育来看,与蕨类植物和苏铁相似,保持了原始性状。但从根、茎、叶的形态解剖观察。其特征很像松杉类植物,而又有自己的特征”。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