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江昌法周雅婷实习生全艳琳
近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机构,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推动中央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早见效。这意味着,民营经济即将迎来更加蓬勃发展的时期。
与此同时,关于“厂二代”的话题也在社交平台上火了起来。几十年前,他们的父辈抓住机遇,靠着一笤一担、一台机器、一间门店白手起家,一座座制造工厂拔地而起。时代潮流潮起潮落,工厂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如今,上一辈已经到了要退休的年龄。然而,成长在良好环境、普遍接受高等教育的二代们,却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经济环境:实业制造对年轻一代吸引力不强,漫漫变革之路甚至比创业还难。接过了父辈的接力棒,他们不仅要实现家族企业的有序传承,更要在与父辈守旧观念的磕磕碰碰中革新和突围。
湖南是民营经济大省,截至年6月底,全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总量达万,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6%,贡献了全省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GDP、90%以上的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会有越来越多的“厂二代”“厂三代”接班。
那些受教育程度更高、视野更开阔的年轻女厂长,能不能扛起责任?她们有哪些好思路、新举措?又会给民营企业带来什么变化?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深入长沙、常德、益阳的民营企业,寻找答案。
食品行业“厂二代”辣条厂产糖果?她让世界爱上中国零食说起李南屏,工厂里的人都不陌生——父亲是湖南长沙一家知名辣条厂的负责人,她出生于年,说话温和、实在,做事果断、没什么架子。今年4月,父亲给了她一纸任命书,她就成了公司的副董事长。
“读书时,父母还不太跟我说厂里的事,连工厂都不怎么让我来。”尽管如此,李南屏还是会做些自己的“小生意”——上初中时,她把自家的辣条背书包里带到寝室卖,一元一包,卖了几十包。大四时,她还开了淘宝店,上了两款辣条,没做运营和推广,一月也有四五千元的收入。
年大学毕业,李南屏原本打算去京东面试运营经理的岗位,但她最后被父亲劝回了,父母年纪大了,工厂和企业还想做大,需要注入年轻血液。“我也希望把我们家的产品销到更多的地方。”
但回到镇上的工厂,李南屏真正了解到了现状:管理层年龄偏大,老员工居多,缺少新视角;产品的流通渠道传统,只有线下批发市场。不过,她并没有急着去改变现状,而是先从文员和销售做起,逐步了解工厂的运作。
两年后,父亲让李南屏到厦门参加一场食品展,“前期统筹、展位设计、样品展示,都得我自己一个人搞定。”第一次面对全国各大知名的经销商,李南屏并没怯场。“得知‘厂二代’的身份后,客户反而会对你更信任,觉得你能干事。”就这样,通过参展、线上电商渠道,李南屏积累了一批稳定的客源。“但我总觉得哪还不够。”
很快,一次和当地商务局的对话点亮了她的思路。“每年圣诞节,我们会帮一些贸易商代工,生产一些工艺糖果出口。”年,当地商务局带队来工厂走访。“一位领导提出建议,要‘多条腿走路’,既然国外消费者能够接受我们的产品,为什么不自己做呢?”于是,李南屏便带领起同事们开始开发国外的客户。
但这事并不容易,时差、样品货运、作息时间,种种原因导致了沟通的困难。直到年7月,李南屏才跟出了第一个订单。“是韩国一家糖果公司,样品做完之后他们很满意,一直到现在,我们还在合作。”
李南屏在糖果加工车间和工人交流。
在糖果生产车间,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看到,裱花工人们正一笔一画地在造型各异的动物棉花糖上画眼睛、鼻子、嘴巴。“每一颗棉花糖都是手工绘制,这是我们企业的特色,不同于其他流水线产品。”李南屏说,自己有时也会参与糖果和辣条的设计,“彩色铅笔糖”和淘宝爆款“大刀肉”辣条就是自己最初提出的想法。
产品受欢迎了,渠道畅通了,销售成绩自然水涨船高。近年来,李南屏所在的工厂营收超亿元,基本每年还能保证20%的增长,“我们的辣条、糖果、饼干等系列产品还出口到了欧洲、美洲、中东及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让世界爱上中国零食”这句挂在公司墙壁上的口号,正在从愿景变成现实。李南屏还打算把自家的两款辣条产品做成国内行业的头部,“我要做全国消费者都认可的,最好吃的食品厂”。
大米行业“厂二代”夫妻同心,她设计新品种包装在市场“走红”熊雅婷出生在一个“大米家族”,她的父母经营着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堂镇月亮洲村的一家合作社。
年,熊雅婷辞职回家担任公司总经理。“刚回来时,有不少人议论纷纷,有的甚至说我是在外面混不下去回家啃老。”除了他人异样的眼光,熊雅婷还要克服颠倒的作息,“以前在公司上班是规律作息,现在在地里干活,几乎是‘’的状态,‘像是从一个游戏换到另一个游戏,从零开始’”。
跟很多“厂二代”一样,年出生的熊雅婷也面临着和“一代”的隔阂问题。最初的两年,熊雅婷经常和父亲产生摩擦,提出的创新想法总是被评价不够完善、不够科学。这几乎是每个厂二代的“必经之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撞上父母“你现在还什么都不懂”的质疑,年轻人总要摔几次跟头,才能适应做一个“新厂长”。
有一次,熊雅婷与父亲围绕大米定位发生了激烈争吵。“在硬‘杠’几次无效后,我改变了策略,选择先稳住他,再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坚持做好。”
在回家守业的过程中,熊雅婷还意外收获了爱情。
“我和丈夫是别人介绍认识的,相识一年后,为了支持我发展家族企业,他辞去了在浏阳的高薪工作,跟我一起负责业务拓展、市场研究和品牌培育。”熊雅婷说,随着丈夫的加入,公司的发展也迈入了快车道。
熊雅婷(右一)和父亲、丈夫一起参加年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堂镇油菜花节。
每天,熊雅婷和丈夫只要一见面,讨论最多的永远是如何节约成本、如何把产品做得更出色。而让她最骄傲的,是跟丈夫一起设计的新品种大米包装。
原来的大米包装不受欢迎,如何找到迎合消费者口味的包装设计?带着创新产品包装设计的想法,熊雅婷和丈夫一起深入常德大型超市、粮油店做市场调研,意外发现融入当地著名景点元素的包装颇受欢迎。
很快,一个创意在熊雅婷夫妻俩的脑海中勾勒——把镇里鸟儿洲国家湿地公园景区的元素融入新品种的包装设计中。
一个月后,熊雅婷和丈夫的创意变成现实,融入湿地公园景区元素的新品种设计的包装,走进了常德市的数十家超市、料油店,在市场上“走红”。
如今,在经历了接厂初期证明自己的阶段后,熊雅婷更会去思考“为什么我要做,凭什么是我,我怎样做好”。
在熊雅婷的理想画面里,可能有一天“自己老了,在街上餐馆吃饭,吃到的都是我们生产的大米”。
竹制造品行业“厂二代”海归回乡接班,她带领3A景区实现旅游收入超万“做得好是家里平台好,做不好会被说浪费了这么好的平台。”有海外名校履历的易琳媛,觉得自己就像是《狂飙》里不愿接受长辈庇护的安欣,一度非常抗拒在竹制品行业守业。
虽背负了外界对二代的偏见,但易琳媛与不少“厂二代”一样,其实并不缺优渥的工作机会。年,24岁的易琳媛从伦敦国王学院硕士毕业后,就进入了英国的一家知名企业从事会计出口退税工作,“每个月工资英镑,每天朝九晚五,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那时候,易琳媛没有想过会回来“继承家业”。直到年的一通电话,打乱她的计划。
易琳媛的父亲是土生土长的益阳桃江人,年回乡投资创立了竹业公司,以竹子制造业为依托,同时发展乡村旅游。“父亲多次打电话劝说我辞职回国发展,生怕我定居在国外。”
经过一番思量后,易琳媛放弃了英国的高薪工作,回到了桃江担任公司董事长。
“回国后,父亲只跟我说,让我去厂里转一转。就这句话我花了一年多才理解。”因为专业“不对口”,刚进入工厂下属的旅游企业时,为了避免“纸上谈兵”,易琳媛现在从打杂做起——餐厅服务员、酒店客房经理、游乐项目管理员等岗位上轮岗……每个岗位都做了2个月左右,一遍下来,她摸清了企业经营的全流程。“一开始,公司员工不太服我,请教问题时也没什么好脸色,我只能自己去摸索。”据易琳媛透露,当自己通过半年轮岗后提出公司发展规划时,大家都投来了认可的目光。
从服务员、前台再到领班,易琳媛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工作思路,“企业要做好的关键是要做好细节”。有问必答、绝不能和客人起冲突、积极主动为游客提供服务,易琳媛用家庭式的服务态度,让每个游客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服务。
海归、90后、厂二代......多重身份叠加在一起让易琳媛成为了一个崇尚平等、讲究团队合作的年轻企业家,也领悟到了跟前辈们相处的诀窍,“虽然我是企业负责人,但我从来不摆架子,而是平等交流,用平等的身份和员工讨论出最优的方案”。
对于易琳媛来说,目前她负责的乡村旅游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但厂是自己家开的,再难,也要啃下这根硬骨头。”
一开始,易琳媛想方设法找父亲求教,“我以为父亲会来教自己、给自己安排活,可实际他特别忙,并不会有专门的‘传功’过程。”易琳媛说,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在慢慢摸索。
在摸索过程中,易琳媛发现,自己刚回国时对自己家的企业完全不了解。“比如以竹业为依托的乡村旅游需要找到爆点,如果找不到,即便做了很好的规划,也很难有收益。”易琳媛说,这个行业的运营成本很高,经常出现投资回不了本的现象。易琳媛生性是一个爱挑战的人,随后,她决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餐饮、酒店项目,将步子迈大一点,“我把目光投到了乡村游乐项目,破解游客吸引不来的难题”。
乡村游乐项目启动一年后,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每个游乐项目的生命周期只有2年,如果不提前寻找新的游乐项目,会很容易被市场淘汰。”于是,易琳媛带着管理团队外出取经,探寻企业的发展之策,“除了游乐项目,我们还发展了森林康养、竹产业等项目,经营的重点,也转向了给游客做体验、做服务”。
如今,易琳媛家工厂下属的这一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的旅游项目一年接待游客20万人,旅游收入达万元。转型升级后,不仅增加了景区收入,还激活了大栗港镇其他本土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就业,共同投身乡村振兴的大潮中”。
门窗行业“厂二代”试水自媒体,她单条视频播放量破百万年,丁依楠接到了父亲的“家里的门窗厂生意艰难,可以回来帮忙吗?”
丁依楠愣住了,她是“00后”,大学学的是国际贸易,毕业后在长沙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刚刚通过试用期。
从小到大,丁依楠对自家的生意就不甚熟悉,也不感兴趣,只知道是做门窗生意,三四年前在长沙县开了厂。
丁依楠刚回工厂时和父亲的合照。
“我没答应,但我爸一直在劝我辞职回厂。”丁依楠和父亲的拉扯持续了四个月,最后父亲的一句话打动了她:“不管家里的工厂也没关系,你喜欢玩社交平台,帮家里做一个门窗自媒体行吗?”
最终丁依楠还是辞了职,回到自家门窗厂,开始负责抖音和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的工厂号。
“回来发现,自己果然什么都不懂。”白天,丁依楠要跟着同事跑业务、了解产品;晚上,她要写文案,准备拍摄,经常到半夜还在想账号该怎么做。她说,那时自己常常偷偷哭,又不想轻易放弃,“父母和工厂同事对我的回来抱有重望,希望我这个年轻人能给工厂带来新发展”。
一番琢磨后,丁依楠发现门窗厂的自媒体运营大有可为。“账号不一定要做得特别大,每天更新一点有价值、有内容的视频,客户刷到了,来订单了,短视频运营就成功了。”丁依楠把短视频推广的内容放在了别墅大门定制上,新颖文案、美女变装、搞笑走秀,几乎所有能吸引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twuh.com/bgyy/13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