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难!难!难!
作者/樊益宁编辑/木鱼
开年,实体零售依旧很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3.3%。相比之下,实体零售行业表现并不容乐观。数据显示,一季度餐饮收入亿元,增长仅为0.5%;商品零售虽然同比增长3.6%,但主要是得益于1-2月春节期间的购物狂欢,紧接着便在三月份同比下降2.1%。
按零售业态分,一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零售额同比增长3.2%,百货店则同比下降3.3%。
另外,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年一季度,国内有近家门店宣布闭店,其中不乏沃尔玛、路易威登、肯德基等知名品牌。更有甚者,如趣巴渝、85°C、悦诗风吟等企业还出现大规模关店的情况。
关闭的门店,从业态来看,商超业态有26家,百货有5家,餐饮有超34家,美妆有超多家,服装有2家。
事实上,近些年来,由于新兴业态涌现,经营模式落后,网络购物,成本持续上涨,再加上疫情冲击等多因素的影响,不少零售企业出现效益下降,关店止损的情况。
01
百货
年一季度,百货行业有5家门店宣布闭店,其中,SM百货天津店、新世界百货成都店因“经营战略调整”而关闭门店;广州东百花地湾百货是在租赁到期后选择关闭门店;韩国乐天集团因战略调整,预将重心转向东南亚,而关闭中国总部;大商新玛特则是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选择关闭许昌总店。
其实,在综合体林立、疫情侵袭等因素冲击的当下,百货行业处境艰难。
据《-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显示,从年到年,中国百货行业的增长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出现了9.8%的负增长,相比于超市、便利店、专业店等其他业态,增长率最低。
虽然在年有所缓和,全年增长11.7%,但到年一季度,仍又出现下滑迹象。
在这其中,不少百货企业纷纷关闭旗下门店。年10月,广州王府井百货发布闭店公告,宣布将于11月30日闭店后停止营业;12月,广州摩登百货海购店发出歇业公告,称门店将于12月31日闭店停业。此外,有数据显示,年有超十家百货公司宣布关闭门店,其中不乏巴黎春天、芮欧百货等大型百货集团旗下门店。
总体来看,大多百货企业关闭门店的原因,主要是与自身的经营模式、商圈变迁等因素有关。
首先,从经营模式来看,百货与购物中心不同。购物中心的直接客户是零售商,而百货的直接客户则是消费者,前者通过租金盈利,后者通过专柜的销售收入分成盈利。在客流受限的情况下,靠收租显然比靠分成更稳定。
其次,从商圈变迁来看,近些年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不少城市的商业中心也逐步转移,在购物中心不断崛起下,不少百货企业客流渐稀、经营惨淡。
已停止经营的新世界百货成都店便是最明显的例子。起初,新世界百货成都店位处的成都市核心商圈盐市口商圈,曾是成都最繁华的商圈之一,但随着近些年来春熙路东扩,成都IFS、成都远洋太古里相继崛起,成都商圈重心开始转移,而盐市口-天府广场商圈也逐渐褪去光芒,不少百货企业纷纷闭店停业。
其实,在这之前,新世界百货已于近年来陆续关闭了大连、沈阳、武汉等多家经营不善的门店。
02
商超
从数据来看,一季度中关店品牌最多的业态当属商超,34家企业中有12家属于商超业态,占比约35.3%。
事实上,商超行业在近些年一直在走下坡路。
有数据统计,年和年,14家超市上市公司共关闭家门店,平均一天关闭两家店。而到了年,国内的27家超市企业共新开家门店,但同时也至少关闭门店家。发展至年,超市之王“华润万家”在一年时间里关掉多家门店,永辉超市关店家。另外,像沃尔玛这样的商超巨头也不能幸免,不完全统计,从年到年五年时间里,沃尔玛在中国关闭大卖场多家。
从业绩来看,不少商超企业表现也不容乐观。比如,人人乐连续7年半扣非净利润为负,合计亏损高达26.35亿元;拥有大润发和欧尚的高鑫零售,在近日发布公告称,在年3月31日到年3月31日年度,预计亏损人民币7.5亿元到9.5亿元之间;被苏宁收购后的家乐福年上半年亏损约7.7亿;华润万家的销售额继年跌破千亿后,年进一步缩水到.28亿。
此外,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超市业态调查快报》显示,年,67.1%的超市企业销售同比下降,72.2%的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68.39%的企业来客数同比下降。
从部分闭店门店对外宣称的原因来看,大抵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方面,租约到期不续租。据悉,传统商超的门店往往占地面积大,而且基本上采用的是租赁形式。业内人士表示,十年前签约的大卖场租金相对较低,但现在市中心、核心商圈的租金大幅飙升,已经令低毛利的大卖场无法承受。
从沃尔玛来看,旗下不少门店是合约到期后选择闭店停业。比如,福州东街店、广州云景店、荆门虎牙关大道分店等。
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调整。近两年,在疫情不断侵袭、同质化竞争加剧等影响下,有不少企业经营惨淡,与此同时,这些企业也相应的对旗下门店做出一定的调整。
比如,曾在两日之内连续关闭5家门店的盒马鲜生、仅隔不到40天相继关闭两家门店的新华都等,对外宣称的原因,无一不是“因门店经营调整需要”。
从盒马鲜生来看,从体系事业群转变为一家独立、需自负盈亏的公司后,便对旗下业务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而这些停业门店或许是因长期盈利无望,被盒马鲜生关店止损。
至于新华都,近些年来其商超业务生存艰难,数据显示,年、年及年1-10月,营业收入分别为46.99亿元、37.43亿元和26.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0.97亿元和-0.71亿元。而且,仅年,新华都净关商超门店就高达56家。
年11月下旬,更是披露公告称,拟将旗下的零售板块除商标外的资产、负债全部打包出售。
以此来看,新华都关闭这两家门店,颇含及时止损的意味。
03
其他
不止百货、商超行业,今年一季度,美妆、餐饮、服装等行业中也有不少企业宣布关闭旗下门店。
壹览商业数据显示,有超34家餐饮门店宣布闭店,超多家美妆店宣布闭店、1家奢侈品品牌门店停业、2家服装门店停业。
从餐饮业态来看,宣布闭店的企业主要分为奶茶和餐厅两种类型。其中,奶茶品牌和餐厅品牌各有五家。
具体来看,泰满冠广州天河店和娃哈哈北京丰科万达广场门店是在租约到期后选择不续约,进而关闭门店。
乐乐茶广州领展购物广场店和谢谢茶则是因为门店经营调整选择关店。据悉,乐乐茶打算聚焦华东市场,因此退出华南市场茶;谢谢茶打算以智能奶茶站的模式布局市场。
也有一些品牌因为经营不善,业绩不佳选择关店,比如,贤合庄长沙多家门店、趣巴渝位于北京、重庆等地的多家门店,百胜中国旗下中式快餐品牌“东方既白”的五家门店等。
美妆业态中,有悦诗风吟和HERA赫妍两个品牌在一季度宣布关店。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品牌均为韩妆品牌,且均是大规模关闭门店。其中,悦诗风吟撤店多家,赫妍更是基本撤出国内线下市场。
至于闭店原因,爱茉莉太平洋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正对悦诗风吟品牌进行渠道优化,而这样的门店调整在年仍将持续。至于赫妍,集团相关人员表示线下闭店是因业务渠道与战略发展调整。
事实上,在近些年来,随着国内消费升级、新兴消费者购物观念和购物习惯发生变化,国货化妆品品牌不断崛起。相比之下,韩妆品牌面临着日渐加剧的经营压力。
比如,在至年间,悦诗风吟的销售额从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4.3亿元)一路下滑至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6亿元)。与此同时,营业利润也大幅减少,从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77亿元)缩减至7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0.37亿元),缩水近93%。
服装业态中,美特斯邦威关闭上海南京东路的圣德娜旗舰店,AF宣布关闭上海静安区的嘉里中心门店。
据悉,美邦服饰公司是因为受疫情影响,出于对经营成本以及物业租金等问题的诸多考量,选择闭店。其实,美邦服饰自年底就对外透露了门店大面积调整的计划。且在年2月,就曾关闭在杭州的最大门店。
而且,关闭门店和美特斯邦威盈利能力不无关系。自年出现首亏之后,美邦服饰经历了几年盈亏交替的局面,且在新冠疫情来袭的年持续保持亏损。据其最新发布的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亿元至4.1亿元,较上一年同期亏损约8.6亿元有所收窄。
从当前来看,通过关闭门店而缓解资金压力,似乎是美邦服饰的最佳原因。
END
推荐阅读大公司阿里巴巴快手
唯品会
拼多多
京东
抖音
美团
滴滴
苏宁
小米
爱回收
抖音
B站
茅台
商汤科技
京东健康
百丽
品牌观察花西子
奈雪的茶
拉夏贝尔
LLJ夹机占
良品铺子
乐刻运动
毛星球
未卡VETRESKA
由利扫地机器人
米小芽
鲨鱼菲特
Outer
三餐有料
BA饰物局
FIIL耳机
蛋壳肌因
白小T
钟薛高
参半
大叔拉面
蜜雪冰城
每日盒子
农夫山泉
BUFFX
北冰洋
苏宁宜品
小鹿蓝蓝
喜茶
乐乐茶
悦赏
一勺入魂
鸿星尔克
杨国福
不眠海
瑞幸
呷哺呷哺
锐步
蓝月亮
趣小面
蕉内
沪上阿姨
三顿半
三只松鼠
公牛
寺库
海澜之家
飞鹤
野兽派
认养一头牛
蜜雪冰城
喜茶
永璞
KK集团
波奇
江小白
南孚
格力
锅圈食汇
KataWorld
Keep
红布林
好时
王饱饱
海底捞
新瑞鹏
代数学家
淘特
瑞幸
奈雪的茶
便利蜂
蕉下
闲鱼
达达集团
雍禾植发
融资数据年:5月融资
6月融资
7月融资
8月融资
9月融资
10月融资
11月融资
12月融资
年:1月融资
2月融资
3月融资
赛道数据茶饮
宠物
食品
美妆
小家电
咖啡
消费电子
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
消费品牌市值排名
美瞳
中式糕点
茶饮
咖啡
实体零售
咖啡
仓储会员店
低度酒
品牌渠道沃尔玛
叮咚买菜
T11
盒马
fudi
物美
直播电商
五星电器
家乐福
国美
麦德龙
罗森
DELIGOGO便利店
食享会
小红书
贝店
永辉
快手
十荟团
每日优鲜
天猫
银泰
有赞
知乎
新华都
七鲜
大润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twuh.com/bgsc/12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