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棉花糖 >> 棉花糖做法 >> 正文

稻盛和夫不要与他人对比,而是以自己心中具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12/18 14:33:03

如果真的想让对方理解自己,就要与对方分享真情实感。不需要那些天花乱坠的说话技巧,只需倾注全身全灵,真诚说话。真诚,让说话者和听话者心心相连。——稻盛和夫#盛和塾

1、真诚,让说话者和听话者心心相连

巧舌如簧的人往往玩弄辞藻。能说会道的人起初会给人好感,但如果你仔细听他的话,就会发现他的话像棉花糖一样,内容空洞。

“出口成章似乎就有说服力”,有人会产生这种错觉。但是,我感觉不到其中的任何魅力。

与这种轻薄肤浅的人交流,我实在没有兴趣。

我希望年轻人不要模仿这种油腔滑调式的花言巧语。我倒是希望听到发自灵魂深处的真实声音,哪怕说得有点结结巴巴。

无论如何,拼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想法,用发自内心的语言表达期待,这样就能打动人心,就能唤起对方的感动。

其中或许欠缺一点流畅和雄辩,但是,没有哪种技巧可以胜过这种真情流露。

如果真的想让对方理解自己,就要与对方分享真情实感。

不需要那些天花乱坠的说话技巧,只需倾注全身全灵,真诚说话。真诚,让说话者和听话者心心相连。

2、只要把自己身上的真诚、善良、美好,作为判断基准就可以了

在创业时,我经常告诉自己:“作为人何谓正确,要基于原理原则经营。”这些原理原则是指是非的判断基准,同时也是善恶的判断基准。

公平、公正、诚实、真诚、爱、勇气、羞耻心、同情、正义、关爱、严格、正直、坦诚等,我们有没有把这些人类的基本道德作为自己内心的坐标轴,这至关重要。

也就是,在做判断的时候,至少要拥有“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基本道德观。

而拥有这个道德观,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必须有高尚的灵魂。

诸位的灵魂的本质,其内容可以用真、善、美这几个字来表现。灵魂是指真,是指善,是指美的事物。

所以,人才会有追求真善美的行为。

同时,我还用“充满爱、真诚与和谐的事物”来表现灵魂。由爱和真诚产生的、调和的就是心灵。

人本身是真、善、美的,所以,只要把自己身上的真诚、善良、美好作为判断基准就可以了。

但是,因为是人,所以,许多欲望遮蔽在真善美之上,使人难以把真善美作为判断基准。

几乎所有人都会优先满足自己的欲望,把它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

用真、善、美,用充满爱、真诚与和谐的灵魂基准判断事物、做出决策,对社长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再多说一句,因为我们是人,所以美好的灵魂往往被利己的欲望、被只顾自己的私欲遮蔽,但是,请抑制这些利己之心,以利他之心判断事物。

利他就是指有利于他人、为他人着想的关爱之心,就是指爱。

3、不要与人对比而要与天相对

西乡遗训第二十五条的内容如下:[遗训第二十五条]不与人对,与天对。与天相对,尽己诚而勿咎人,寻己诚之不足。

译文:心中谨记,不要与人对比,而要与天相对。与天坦然相对,竭尽自己的诚意。绝不苛责他人的过错,而是反省自己真心之不足。

“不与人对,与天对”,意思就是不要与他人对比,而是以自己心中具备的真诚,以自己心中具备的良知,即秉持正道,去判断,去处事。

在日本泡沫经济最盛行时,不仅房地产商,连大银行的分行行长也来热心推荐:“去买房地产吧!”当时整个日本处于泡沫之中,只要买土地就会升值,只要买股票就会升值。

给买土地、买股票者融资,银行也能收贷款利息而赚大钱,因此,银行三番五次来劝说投资房地产,投资股票。

整个日本都脑发热、眼发红,卷入了这股投机狂潮之中。

然而,因泡沫破裂房地产价格和股价一落千丈,损失惨重者不计其数。

这是因为大家都只是“与人对”,沒有“与天对”,没有扪心自问这种投机行为是否符合天道。

额头不出汗,不付出辛劳,仅仅从右手转到左手就能赚取暴利。

做这样的事,真的正确吗?应该对照天理良知,冷静思考。可惜,当时能如此反躬自问的人真是凤毛麟角。

大家纷纷只“与人对”,相信说客的劝告,梦想投机发财。

房地产和股票价格暴跌,损失惨痛,这时,人们又责怪当初劝说自己投资的人。

“我本不想买,都是你说买吧买吧,都是你说给贷款给贷款,我这才买的!”这不对!

西乡说:“不与人对,与天对。与天相对,尽己诚而勿咎人,寻己诚之不足。”

因为自己的过错,因为自己诚心不足,才导致了失败。应该这样来思考,把失败看做提升心性的良机。

不做自我反省,而归咎于人,未免荒唐。

然而,非常遗憾,尽管吃了那么大的亏,但由此而提升了心性、能“吃一堑、长一智”的人却少而又少。

正因为如此,泡沫经济阴魂不散,到时恐怕还会再现。这或许也是人世间的常态吧。

4、只有靠真诚驱动的人,才有当干部的资格

[遗训第三十条]

“不惜命、不求名、不谋官位、不图金钱的人物,不好对付。但不同此等人物患难与共,则国家大事难成也”。

译文:不惜命、不求名、不谋官位、不图金钱,这样的人物不容易对付。

不是此等难以对付的大人物,同他一起分担困难、共同成就国家大业是不可能的。

人一旦有了私欲,只一句“给你钱财”、“给你地位”、“给你名誉”,就可以轻易收买。而没有私欲、不为得失所动的人,就不好对付。

那么,用什么才能打动这种不为私欲所动的人呢?为社会为世人,或者为他人好的利他之心,也就是用高层次的“真我”,才能打动他。

不是这样的人物,与之共同克服困难、成就国家大业就不可能。

我们普通的人,要想达到西乡那种境界,成为西乡那种“不好对付”的人,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只要有强烈的意愿,决心学习,天天努力,哪怕只实行西乡教诲的几分之一,那么无论我们的人生还是我们经营的事业,都一定会顺畅起来。

实际上,在培养心灵相通、值得信赖的干部、部下的时候,我并不强调要达到西乡“不惜命、不求名、不谋官位、不图金钱”那样的高度。

但是,当干部的人,至少是不为私欲所动、不为得失所动的人。

只有靠真诚驱动的人,才有当干部的资格。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twuh.com/bgpz/13134.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棉花糖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